1、遇见交通事故借助残疾人碰瓷如何解决?
遇见交通事故借助残疾人碰瓷可以探寻警察的帮忙,具体的处置方法如下:
1、准时报警探寻帮助。
敲诈者借助的就是司机怕麻烦的心理,觉得司机大多会主动息事宁人,不会报警。当他们看到司机已经报警时,部分作案人在心虚胆怯之下,总是会终止违法犯罪行为,由于这类人一般在当地都有“案底”,怕面对警察后穿帮,只有识趣地舍弃“索赔”了。
2、危险路段加倍小心。
当车行驶至拐弯或交通混乱路段时要集中精力,细心察看,不要有交通违法行为,以防授人以柄。当确定事故与自己无关时,应该注意保留好现场证据,尤其是想法留住目击证人,切勿私自移动现场。夜间发现事故时,不要急于下车,在弄清了解确认安全后再下车处置,发现异常时要准时报警求助。
3、谢绝好心人的调停。
驾驶证网【JiaZhao.COM】
有些司机虽然了解自己没做错事情,却害怕被围观,更胆怯警察到场。当“碰瓷儿”者与当事人僵持不下时,就会出现“好心人”上前帮忙调和,此时司机不要听从这类“好心人”劝解,司机要以足够好的心态争取围观观众,获得更有利局面。
4、先去医院为伤者检查。
同时尽快公告你的汽车所在的保险公司,熟记保险有关条约,保管好有关票据和事发地事故处置部门的证明材料,以便将自己可能承担的交通事故赔偿损失转由保险公司承担,防止或者降低我们的损失。
2、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要如何确定
1、交通事故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残疾赔偿金依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降低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最高法院该讲解在理论上采取的是“劳动能力丧失说”,依据交通事故伤残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客观计算其将来收入的损失。
2、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与残疾赔偿金的关系
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是不是影响残疾赔偿金的总额?实践中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只须有伤残等级就得赔偿20年,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一级伤残和十级伤残的赔偿数额是一样的。其实,从条文含义就能看出这种理解是不对的,残疾赔偿金是依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程度”或“等级”不同,残疾赔偿金也不同。司法实践中一般将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十级伤残乘以10%,如此,伤残程度越紧急,残疾赔偿金也越高。
3、受诉法院的选择
残疾赔偿金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的,因此选择一个适合的法院进行管辖非常重要。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适用问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差异致使残疾赔偿金的数额的明显差异,在交通事故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是不是是以死者户籍来区别适用的是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看法觉得应当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残疾赔偿金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笔者觉得以户籍来定标准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司法讲解的原意。最高法院司法讲解确定的残疾赔偿采取的是“劳动能力丧失说”理论,确认残疾赔偿金是对将来收入的损失的补偿,依据国内现在的状况,农村户籍职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状况及其常见,这部分农村户籍职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一样,因此,笔者觉得以受害者常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符合实质,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如果是有民事主体的残疾,此时无疑肇事者是需要支付残疾赔偿金的。但如果是有人借助残疾人来碰瓷,此时无疑就是想要敲诈获得赔偿,此交通事故的驾驶员,第一需要做的就是先报警,让交通管理部门来处置此碰瓷的交通事故。